English

假如你是希拉里

1999-04-05 来源:生活时报 葛航冰 我有话说

中国人如何看待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如何看待希拉里?日前,笔者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部分高等院校、外资及合资企业及文化部门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为45岁以下的年轻人。

八成以上的人认为希拉里以大局为重

当要求被访者选择一个词来形容希拉里的所作所为时,选择“以大局为重”、“忠于爱情”这样的含有褒奖之意及“有苦说不出”这样带有同情成份的人占绝大多数,而选择“虚伪”、“等待秋后算帐”这样的贬意词的人不足两成,中选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以大局为重”。对于“您对希拉里的做法持何态度”,超过8成的人选择了“同情”与“赞赏”,却没有人选择“哀其不幸,恨其不争”,选择“不以为然”的人则不足一成。

多数人认为对克林顿的行为希拉里负有责任

虽然希拉里在被访人心目中的形象还算不错,然而大部分人却并不认为她不应该对克林顿的屡屡出轨负责任。只有13%的人选择了希拉里对克林顿如此的行为完全没有责任,8成以上的人认为是双方共同造成了这一局面。然而,希拉里究竟责任何在呢?笔者提供了如下4个选择:希拉里权欲太强,尽妻子责任太少;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有点面目可憎;希拉里宽容太多,使克林顿不知检点;其他。近半数的人选择了“其他”,其次是“宽容太多”,选择最少的是“面目可憎”。

假如我是希拉里,原谅他,或等他下台再离婚

对“假如你是希拉里”会怎样对待克林顿的问题,3成多的被访者选择了“表示原谅,适当批评教育”,20%以上的人选择了“分居,等他下台后再离婚”。人们普遍认为,维持婚姻表面的完整是必要的。

关键是能力和责任,私生活不重要

面对“如果你周围有人有优秀管理才能,工作成绩十分突出,但其私生活却不甚检点,对此你如何评价?”选择“道德上不完满使他不能成为一个好的管理人员”的只有不足20%,大部分人选择了“只要工作有成就,私生活是他自己的事,不必多问”和“如果他对家庭和工作都还有责任心,私生活的事不算什么”。

事情摊在我家里则不能原谅

虽然被访人对识大体的希拉里赞赏有加,对克林顿绯闻事件表现的也是一种较理性的态度,但当被访者面对假设中的自己的婚姻危机时,表现就不那么理性和宽容了。对待偶有过失且不想抛弃家庭的配偶,采取“坚决离婚”和“批评教育,以观后效”的,都是30%左右;对于“不离婚,听之任之”却没有一个认同;而面对配偶心有他属自己仍有爱的时候,有近8成的人选择“离婚,给他自由”。这些数字和人们普遍的对希拉里姿态的赞赏与同情的态度及对身边领导者的私生活的宽容态度是不一致的。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现代人心目中,虽然总体上人们对于婚姻的看法已经趋于理智和宽容,但对于身边的婚姻质量和对于夫妻双方的相互忠诚的要求却还是相当高的。

男人女人对希拉里的态度截然不同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对于一些问题,男女两性差异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对于希拉里的态度,男性赞赏的成份更多一些,居然近半数的人认为希拉里在绯闻中没有责任,女性则更倾向于认为希拉里与克林顿共同承担责任;对于“假如你是希拉里”的问题,男性表现出更多宽容性,4成的人选择了“原谅,适当教育批评”,女性则有相当多的人选择了先顾全大局,秋后再算帐的“分居,下台后再离婚”的方式。这种宽容在对待自己的婚姻时则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对于偶犯错误却并不想抛弃家庭的妻子,丈夫们更多地“坚决离婚”,对于这样的丈夫,妻子们则更愿意先批评教育,再视结果而定。在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男性身上更能体现“待人宽,责己严”的反差,这种反差发人深省。被调查的男性均受过很好的教育,半数以上有硕士和博士学位,很难说是封建意识在作怪,但非常明显的是男性对于配偶的“贞洁”是看得比较重的。

这样的调查不能说非常全面,却可以代表有较高学历且有较好职业的人对于婚姻家庭的一些态度已经趋于宽容和理智,应该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

表一:对希拉里的评价

性别/最多/最少

男/以大局为重46.7%/等待秋后算帐6.7%

女/以大局为重73.7%/忠于爱情5.2%

男/同情50%/哀其不幸恨其不争0

女/赞赏、同情各46.7%/哀其不幸恨其不争0

男/原谅,适当批评教育40%/原谅,但加强看管力度0

女/分居,等以后离婚24.2%/马上离婚,以加倍的爱挽回出轨的心各7.9%

男/双方都有责任46.7%/希拉里的责任多7.9%

女/双方都有责任81.6%/希拉里的责任多13.4%

男/其他46.7%/女权主义者,面目可憎0

女/其他36.8%/女权主义者,面目可憎10.5%

表二:婚姻中的危机

性别/最多/最少

男/关键是能力,私生活不必管;关键是责任,私生活不算什么各33.3%/道德不完满,不是一个好领导0

女/关键是能力,私生活不必管47.93%/其他13.2%

男/坚决离婚33.6%/以牙还牙,也出一次轨0

女/批评教育,以观后效44.7%/以牙还牙,也出一次轨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